美股股票做空的杠杆 两会代表、委员热议银发经济,该领域到底蕴藏了哪些机会?
全国两会期间,银发经济成为两会代表、委员热议焦点。随着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突破3亿,银发经济市场规模持续扩大,成为推动经济增长的新引擎。
“银发经济体量预计2035年可达30万亿”
权威数据显示,截至2024年末,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达3.1亿,占全国人口的22%,人口老龄化程度继续加深。这一庞大的老年群体,不仅带来了对养老服务的巨大需求,也为相关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空间。
“银发经济在供需两端都有巨大的空间,到2035年,我国银发经济体量预计可以达到30万亿元左右,保守估计到2050年,银发经济将至少可以提供1亿个就业岗位。”全国两会期间,全国政协委员、南方科技大学副校长金李表示,我国的老龄需求正在从生存型向发展型转变,既有对衣食住用行的实物需求,也有对健康养老的服务需求,还有休闲、娱乐等“诗和远方”的新需求。
中信建投证券研究分析师表示,随着我国步入银发经济发展阶段,新一代中老年人群催生了丰富多样的产业需求,其中诸多领域尚处蓝海,蕴含着巨大的产业机遇。银发经济的十大产业需求广泛覆盖了老年群体生活的各个维度:“衣”涉及老年服装、老人鞋等;“食”涉及保健食品、老年助餐服务等;“住”涉及老年社区建设以及住宅的适老化改造等;“行”涉及轮椅、拐杖、助行器等;“钱”涉及投资者教育、养老金融服务等。
此外,还有“学”“乐”“养”“医”“终”,涉及老年旅游、老年游戏、中医药、抗衰补剂、康复医疗、临终关怀、长期护理等各个细分领域。银发经济涉及面广、产业链长、业态多元,而我国新一代老年人收入稳定,注重品质与精神需求,消费潜力巨大。
为支持银发经济的发展,政策方面,2024年年初,国务院发布首个银发经济专项文件《关于发展银发经济增进老年人福祉的一件》,提出26项举措,强调:“加快银发经济规模化、标准化、集群化、品牌化发展,培育高精尖产品和高品质服务模式,让老年人共享发展成果、安享幸福晚年,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。”在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,也强调: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,完善发展养老事业和养老产业政策机制,大力发展银发经济。
哪些新兴领域值得关注?
两会期间,多位代表委员认为,在传统需求之外的养老新需求,正在打开银发经济发展的市场空间,尤其是伴随产业融合发展加速,智慧养老、银发文旅等将成为未来产业发展的新引擎。
全国人大代表、科大讯飞董事长刘庆峰表示,目前,AI(人工智能)科技应用已在一定程度上满足老年人多层次的医疗健康服务需求,但仍面临数据孤岛、数字鸿沟和服务供给不足等问题。刘庆峰建议,要从制定科技适老数字健康服务数据标准体系,加快制定老年人AI医疗健康应用实施方案,推动医保覆盖智能养老康复服务等方面加速推动科技适老体系建设,助力老年群体共享“AI红利”。
全国人大代表、河北省唐山市民政事业服务中心主任杨震生建议,要建立文旅资源整合平台,整合民政、文旅、财政等多部门政策资源,联合出台银发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政策措施,形成政策合力。同时,打破传统行业界限,构建“银发文旅+医疗”“银发文旅+农业”等多元融合模式,建设以老年人旅游为核心,集医疗、养老、文化等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产业园区,推动银发文旅产业向价值链高端攀升。
此外,“银发金融”也备受关注,全国政协委员、陕西省人民检察院副检察长高洁建议,支持银行创新“银发金融”服务。一是为银发产业发展提供金融支持;二是为民办养老机构提供金融支持;三是为银发老人提供安全可靠的理财服务;四是为银发老人提供财产传承服务。加强与保险服务、律师服务等相关部门的协同。
值得注意的是,在推动银发经济发展的同时,全国人大代表、杭州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罗卫红建议,要加强“保障”,以更强力度营造老年友好型消费环境。一方面,要制定并完善适老产品的市场准入条件,加快推动对现行涉老相关标准规范的全面梳理、修订和完善工作。另一方面,要加强监管保护老年消费者利益,进一步完善法律条款、各级标准,针对当下社会关注度较高的金融、医疗、养护、再就业等一系列问题扎紧监管之网,守护老年群体利益。
采写:南都湾财社记者 张海霞美股股票做空的杠杆